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峪园社区

2010-07-01 来源:中国社区网

社区名称: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峪园社区
社区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峪园社区5楼西侧
邮编    :102300
书记姓名:杨淑琴
主任姓名:宋纪文
联系人  :宋纪文
电话    :69843595

社区基本情况
  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峪园社区是在2006年社区规模调整后,由原来的峪园南里、南路三、峪园三个社区合并而成的。峪园社区辖区面积0.04平方公里,社区有1279户,常住居民3971人,有8个居民院,21栋楼,91个单元门。社区从1978年开始建第一个居民院至1995年建成的最后一个居民院,前后17年的时间,门头沟区几十家单位,先后在峪园辖区建成了大小8个楼院,22栋楼的居民住宅区,由于社区大部分楼房建成已在20年以上,各种基础设施已老化,属老旧楼房居住区。

志愿活动开展情况
  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峪园社区按照“三建四拓展”的工作思路,抓落实、搞活动,收到了明显成效。
“三建”:就是建阵地、建机制、建队伍。一是建阵地。社区先后建成各类宣传橱窗、宣传栏40余组,建文化墙、文化长廊多处,通过这些宣传设施、楼组长会、党员学习日以及社区举办的各类宣传演出、文体活动等形式,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,提高党员、干部、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,为社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。二是建机制。为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工作队伍,社区专门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,并把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,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、辖区单位主动参与、居民群众自愿加入的良好的志愿服务工作氛围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工作,使志愿服务的活动更有效。社区还制定并实施了开展社区党员、青年志愿活动的工作方案,使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。三是建队伍。由社区党委牵头,社区成立了孝心工程促进会,以孝心工程促进会为依托,组建了党建工作志愿者、社区工作志愿者、扶贫助困志愿者、法律援助志愿者、文化宣传志愿者、红十字志愿者、敬老服务志愿者、治安巡逻志愿者等8支志愿者队伍。这8支队伍,活跃在社区小区、街巷、楼院,为不同人群提供各类服务。
   “四拓展”就是以便民为中心、以安民为保障、以助民为动力、以乐民为载体,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内涵。一是以“便民”为中心,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。峪园社区坚持以“民思我想、民需我为、民困我帮、民求我应”为志愿服务的宗旨,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。如以区红十字会为依托,建立了社区红十字服务站,组建了志愿者分队,向居民宣传红会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,经常为社区老人进行身体保健宣传检查,培训居民救护常识,常年为居民义务测量血压、血糖等服务。服务站还备有轮椅、担架、双拐、药具柜、按摩椅等,方便了年老、残疾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众。二是以“安民”为保障,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。建立了连民心恳谈室,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倾诉苦衷、发泄怨气、解除烦恼、寻求帮助的场所,安排了接待、调解志愿服务者,解决老百姓的热点难点问题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好基础。依托法律服务站、警务站,成立了法律志愿服务队和以党员为主的治安巡逻志愿者服务队。向居民宣传法律法规,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。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与民警保持紧密联系,通过定期、不定期发放治安宣传资料,向居民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动,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巡防工作,健全群防群治网络,有效维护社区社会稳定。三是以“助民”为动力,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。社区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助学助困活动,并作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落实。根据毗邻就近原则,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以“一助一”、“多助一”形式,对各分属片区内的特困孤寡老人、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,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。社区党委及时了解辖区内孤寡、空巢老人情况,社区干部志愿者定期到老人们家中嘘寒问暖,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;每逢节假日,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、礼品,让社区的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,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四是以“乐民”为载体,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。为了丰富辖区居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,社区成立了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,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假日,组织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;书画协会志愿服务队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宣传科学发展观、社会主义荣辱观,弘扬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,培养团结互助、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、破除迷信、抵御邪教的良好氛围,倡导科学健康、文明的生活方式,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。
标签: [责任编辑:肖崇杰]

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

社区概况 更多

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峪园社区...